【网站使用说明书】 每日签到 勋章大厅 道具商店 虚拟银行 统计排行 会员列表
     
  • 2676阅读
  • 0回复

级别: 六级会员


  • UID9893
  • 精华 8
  • 发帖1255
  • 秀币 132
  • 威望18
  • 经验3438
  • 秀豆56
  • 主题666
  • 回复631
  • 消费308 元
  • 违规0 次
  • 群组莲秀棉袜大联盟
  • 在线时间1122(时)
  • 注册时间2010-04-08
  • 最后登录2024-03-26
正序阅读   只看楼主      楼主  发表于: 2011-11-16
更多操作

张惠妹杭州事件点评

  2004年6月,台湾著名歌手张惠妹展开康师傅代言活动大陆巡回宣传,行至杭州一站时,一份由网友杜撰捏造的“大陆政府指定的台独绿色艺人”名单(后来大陆政府公开辟谣)开始游走于各大电子论坛的时政版,同时一篇同为网友杜撰的“张惠妹专访”在电子论坛里竞相传递。这篇杜撰的专访中,张惠妹公开对大陆歌迷表示“你是大陆人,我是台湾人。”、“无论我有多绿,作为歌手,是不会影响我的事业的”,一时间激起了大陆网民的广泛反感。据笔者统计,6月12日至15日,在中华网论坛里,平均每天公开反对张惠妹的帖子超过300条,不少网民群情激昂,网民把矛头指向张惠妹,论坛里充斥了不少谩骂、侮辱的帖子。  
在这股舆论的带动下,浙江小熊论坛鼓动大学生发动群众抗议活动,阻止了张惠妹于6月12日在浙江的公开活动,并直接影响了之后张惠妹为康师傅代言的宣传活动,最终以撤换张惠妹冰红茶广告和康师傅更换代言人告终。  
  而“张惠妹事件”传到台湾,立即引发台湾网民的反弹。他们认为张惠妹根本没有挺绿就受此不白之冤,说明“大陆网民太霸道”。并且也扬言封杀大陆艺人,王菲、那英、赵薇即在名单之中。台湾网民还自发组织了抗议“成龙新片”上市的活动以示抗议。“张惠妹事件”更是被台湾民进党大肆利用,抨击大陆的民主环境,民进党副主席吕秀莲公开逼问张惠妹“万一两岸交火时,到底是到北京演唱是留在台湾”。对此,大陆国台办专门举行记者会进行了回应和澄清,“张惠妹事件”上升到政治层面。  
  “张惠妹事件”中有几点耐人寻味:  
  (1)网络谣言的“蝴蝶效应”。这本是生态学著名观点,比喻生物圈整体上的相关性,亚洲蝴蝶拍拍翅膀,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。③而“张惠妹事件”从最开始的谣言兴起,到集纳形成强大的舆论,到舆论影响网民行动,引发网友的实际行动,再到波及海峡对岸,最后上升到政治层面。充分显示了“惊悚性谣言”在电子论坛里可能产生的爆炸效应。  
  (2)网络舆论与“沉默的断层”。与此相关的是“沉默的螺旋”理论,该理论认为,个人观点和态度受到周围人和大众传播的影响和影响,最终持非主流观点和态度的人,随着时间推移,数量逐步减少。④而在对“张惠妹事件”讨论的论坛中,呼吁理性帖子一出现即会招致更多谩骂,反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;而当理性意见采取了“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”的办法时,谣言的强大势头才逐渐退却。但是,沉默一方的人数并未减少,只是选择了息声,歌迷还特地集体参加了张惠妹7月31日的北京演唱会。  
  (3)非理性占据主流。首先,“张惠妹事件”的导火索——“绿色艺人的名单”和那篇“张惠妹专访”带有明显的捏造痕迹。大部分网民却置若罔闻,报着“宁可错杀一百,不漏网一个”的心态,恶意攻击张惠妹,甚至祸及台湾人。有一位理性网友评论道:“在中华网和强国论坛上,充斥了大量的无脑愤青,说反对日本,就用砖头去砸日本车;说反对台独,就鼓动发动战争。”  
  (4)原因分析。“张惠妹事件”最终成为一个由电子论坛中的谣言而“大而化之”的政治事件,而这只是一个被“放大”了的网络民意缩影。刘洪波曾对于网上“愤青”的“过激言行”给予了深刻解读:“愤青到处甩卖国贼的帽子,但从他们的言行看,事无论大小,只要有中外关涉,则炸馆撞机也好,吃饭唱歌也罢,一律以怒骂为能事,他们喜欢喊打喊杀,满世界叫阵。”⑤  
  然而,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:公众及时有效的意见宣泄,有利于维持社会力量的平衡和稳定。时下,电子论坛为网民宣泄现实社会的不满提供一个适当的释放空间,这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。但是,解压阀与真实表露民意显然相去甚远。因此,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电子论坛中的网民评论作为考究民意的依据。

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

精彩

感动

搞笑

开心

愤怒

无聊

灌水
描述
快速回复

→  【注意】:不得灌水回复(无意义,重复,相同,纯表情等内容),否则封号处理!
 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